第363章 贵人救国 画虎不成反类犬4 (第2页)
张辇说完,公房内一片安静。
大明还没彻底消化河套,一切都灰飞烟灭了。
但西北安静六十年是事实。
16世纪的经济制裁手段,这是满朝合力的结果,而且是长时间的国策。
努尔哈赤八大恨起家,他不是俺答汗,黄台吉也不是三娘子,人家将计就计,通过张家口走商获取物资,有屁的可学。
俺答封贡的副作用也不止双方战力垮掉,边贸诞生了强大的资本集团,这才是天启朝开始向东虏走私的因果关系。
陆天明抱胸思索了一会,扭头转向韩爌,“万历先帝与舒尔哈齐是怎么回事?”
韩爌叹气一声,“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一起长大,一起在宁远伯府邸为亲兵。
万历二十三年、二十五年、二十九年,舒尔哈齐三次朝贡。
前两次没什么特别,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天启四年东林和阉党血拼的时候,走私已经碰不得了,双方都没胆子得罪天下豪强,何况他们也渔利颇丰。
正因为这种情况,天启三年,从起居郎升为侍读学士丁绍轼在给天启皇帝讲学时,把我们现在讲的这些事讲了一遍。
锦衣卫再次调查俺答封贡的效果,皇帝非常满意,可对东虏使用这种计策,成功阻力太大。
英国公被召到禁宫问计,仅仅是第一次谈事,英国公、丁绍轼、先帝,就决定利用走私换取东虏的信任,让辽东高度依赖大明物资供应,以决定下一步安排。
这是从上到下完全的默许,走私更加疯狂,大商号明目张胆与边军合作,禁运物资大量流向东虏。
可这期间大明与东虏还在频繁发生战事,辽西将官几乎都知晓边镇在走私,谁都想借用这个生意与东虏博弈,包括阉党、孙承宗、袁崇焕。
走私进一步加剧,天启五年,丁绍轼正式上奏,划分永平府、顺天府、宣府为战区,勋贵领兵入住,与文官互不打扰。
这是嘉靖朝之后,武勋即将第二次集体外镇,依旧是学习俺答封贡前的边镇形势,先稳固边防。
但这时候的环境根本不同,奏疏虽然被天启夸赞,却遭到凶猛的抨击,阉党也控制不住。
从中枢到地方,几乎人人弹劾,英国公一看丁绍轼有可能落罪,也只好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行为,转而想其他办法。”
喜欢锦衣黑明请大家收藏:()锦衣黑明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