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国在秦、齐等国的夹击中,不断地遭到惨败,因而到魏惠王三十四年,魏惠王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“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”

的建议。

惠施还认为,若要报复齐国,“不如变服折节而朝齐”

,这样“楚王必怒”

,“楚必伐齐”

,得到魏王同意,于是就通过齐相田婴的关系,带同韩国国君和其他小国国君朝见齐威王,魏惠王三十四年,魏、韩二君会见齐威王于东阿南,次年,魏、韩二君都戴着布冠,变服折节朝见齐威王。

魏惠王就率领韩昭侯等,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,并且尊齐威王为王,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,于是拉上魏国一同称王,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,即所谓“会徐州相王”

同年,魏惠王改元正式称王号,从此刻开始,正式称王,这一年魏惠王又将魏女嫁给秦惠文王为后,还暗中交结楚国,试图改善外交处境。

齐、魏两大国在“徐州相王”

,这是楚、赵等国所不能容忍的,所以在魏惠王后元二年,赵肃侯派兵围攻魏的黄城,并在漳水、滏水之间筑了长城,防止齐、魏两国的进攻,同时楚威王为了表示对“徐州相王”

的愤怒,亲率大军进围徐州,打败了齐军。

魏国在这时投入齐的怀抱,使齐停止了进攻,但秦国以魏为“腹心疾”

,还是不断攻魏。

那叫一个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呀,在徐州相王的为将应战,结果齐兵大胜,秦军大败。

这是匡章初次为将而大胜秦军,使张仪“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”

的行动受到挫折,使公孙衍合纵的策略得以开展。

由于齐、楚两国要驱逐魏相张仪,魏惠王得以重新采用公孙衍合纵的策略。

他派出使者到楚、赵、燕等国,争取合纵,于是就把张仪赶回秦国,让公孙衍为魏相,并让惠施回到魏国。

魏惠王后元十六年,魏惠王去世,享年八十一岁,谥惠成。

魏国举行葬礼时,遇到大雨雪,群臣要求太子延期举行,太子不听,因而报告公孙衍,公孙衍转告惠施。

惠施以先王之灵一定想要安抚百姓为由,说服太子同意。

太子魏嗣即位,是为魏襄王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